《黄帝内经》讲的核心问题,是五运六气的运转。通过弄通弄懂五运六气的运转方法,再套用到中医治病的理论中。这就是学习《黄帝内经》的用途。凡是不能使五运六气转动起来的人,他(她)都是没有读懂《黄帝内经》。无论你怎样用白话文翻译此书,都是废文。吹牛也没有用。
那么,五运的气和六气的气是怎样移动的呢?有能用白话文把这个问题翻译明白的吗?没有!也就是说,天上有阴阳,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。地上有阴阳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“所以欲知天之阴阳,应天之气,动而不息,故,五步一右迁”。“应地之气,静而守位,故,六期而环会”。这就是阴阳气移动的方法。书中这样的话,当今之人,没有人能把它演示出来。演示不出来就看不到五运六气是怎样转动的。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,你就看不到。所以《黄帝内经》的核心问题就无法说明白。五运六气的移动问题,就成了演示天道,地道和人道的关键问题。只有在演示中看到五运的气是何气。六气的气是何气,详乎气的转动是何气。然后才能明白五运六气是怎样转动的。
演示这些问题,在《上古天真论》中,真人,圣人、至人,贤人,早已精了百端,早已使用了人中甲子表的图和地中甲子表的图,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后人。
如,人中甲子图。有六甲的气位,每一甲的气位,都有阴阳十气。六甲的气位,共有阴阳六十气。这就保证了天地间阴阳气在生克制化的运转中,不可能走到六十甲子之外去。
如:地下甲子,又叫地中甲子。每一干支都代表着十二气,六十个甲子代表着720气。这就保证了天地间阴阳气在上升下降和出入时,不可能离开这个天体。有了地中甲子气序的排法,无论是人中甲子,还是地中甲子的排序。都是为了分清四时,分清气序,在推其天理,详乎日气之时,从而知道五运六气走到二十四节气的什么时间,哪一步气,哪一个节气,哪一个中气,哪一个时辰了。从而看到了阳生阴长,阴杀阳藏,或阴生阳长,阳杀阴藏的时间。故太一的运行图和五运六气的运转图必须熟练。如下二图,
图片
图片
太一运转图的60个甲子的排序是阳进阴退,即天干进,地支退。气序的排法为,甲戌乙酉丙申丁未戊午己巳庚辰辛卯壬寅癸亥-------。代表着《本病论》中说的天上有一个60甲子,地上有一个60甲子。地气上升行一周为720气,为书中说的行了一小周天,再下降一周天,为完成了天地间1440气。这才是《上古天真论·阴阳书》中告知的地中甲子图的用法。
五运六气的运转图,是以少阳司天,或少阳在泉画出来的运转图。外六气的每一气位里都有十气,如少阳的气位叫甲申少阳的气位,有十气:即,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。同理,六甲的气位中都有看不见的十气。组成了人中甲子60气。气上升,有60气,为天上有一个60甲子,用来说明上经的天理。为司天的气主气。气下降有60气,为地上有一个60甲子,用来说明下经的地理,为在泉的气主气。所以五运六气的运转图有两个,司天的主气是阳气上升。在泉的主气是阴气下降。把上升和下降合到一起才是阴阳气整体的运转。如图:
图片
凡是行医的人,都要把五运六气的运转图看成是一个人。外六气是手足的六经脉,里圈的五运之气,都看成是人的五脏。不熟练五运六气的运转图,是无法行医的。先立起年的六气图你不会,根本不可能知道脉象是彰显在哪条经脉。阴阳五行的气,在运行时,各终其日。在一日之中又各终其时辰。这些运转的方法必须要熟练。在人中甲子和在地中甲子图中,都必须先练会了。讲起五运六气的运转来才不糊涂。为了练习运转的方便,如下表。
(1)五运六气顺行五步一右迁,为克行看到的气。如下表 :
甲子
辛亥
戊戌
乙酉
壬申
未
午
卯
辰
卯
寅
甲寅
辛丑
戊子
乙亥
壬戌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酉
申

巳
午
巳
辰
甲辰
辛卯
戊寅
乙丑
壬子
己亥
丙戌
癸未
庚申
丁未
甲午
甲午
辛巳
戊辰
乙卯
壬寅
丑
子
酉
戌
酉
申
甲申
辛未
戊午
乙巳
壬辰
卯
寅
亥
子
亥
戌
甲戌
辛酉
戊申
乙未
壬午
巳
辰
丑
寅
丑
子
如,甲子土克辛亥水,辛亥水克戊戌火,戊戌火克乙酉金--------。注意,克行时,是天干代表的气相克,地支是退行。是阴阳之间相克。在阴和阴之间,阳和阳之间不能这样进行。由于气在运行中总是带着余气,当运行到与癸火的气发生作用时,都必须向后延十个时辰。所以在子午流注法行针时,才有此医理。
(2) 五运六气顺行六步一环会一右迁,为我所生的气。如下表 :我生的气在图的下一位。
甲子
乙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丑
寅
甲寅
乙丑
子
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卯
辰
甲辰
乙卯
丙寅
丁丑
戊子
己亥
庚戌
辛酉
壬申
癸巳
甲午
甲午
乙巳
辰
站群论坛卯
寅
丑
子
亥
戌
未
申
甲申
乙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酉
戌
甲戌
乙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亥
子
(3) 五运六气逆行三个五步,一右迁,为克我的气。如下表 :
甲子
丁亥
戌
未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甲寅
丁丑
子
酉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甲辰
丁卯
庚寅
癸亥
丙子
己亥
壬戌
乙酉
戊申
辛未
甲午
甲午
丁巳
辰
丑
寅
丑
子
亥
戌
酉
申
甲申
丁未
午
卯
辰
卯
寅
丑
子
亥
戌
甲戌
丁酉
申
巳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(4) 五运六气顺行六步一环会,一左迁,为生我的气。如下表 :生我的气在图的后一位。
甲子
癸亥
寅
卯
辰
巳
午
未
申
酉
戌
甲寅
癸丑
辰
巳
午
未
申
酉
戌
亥
子
甲辰
癸卯
壬午
辛未
庚申
己酉
戊戌
丁亥
丙子
乙丑
甲寅
甲午
癸巳
申
酉
戌
亥
子
丑
寅
卯
辰
甲申
癸未
戌
亥
子
丑
寅
卯
辰
巳
午
甲戌
癸酉
子
丑
寅
卯
辰
巳
午
未
申
(5) 甲己逆行五步,一右迁,为同我的气。如下表 :凡是气被塞住,被郁住都这样行
甲子
己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甲寅
己丑
子
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甲辰
己卯
甲寅
己丑
甲子
己亥
甲戌
己酉
甲申
己未
甲午
甲午
己巳
辰
卯
寅
丑
子
亥
戌
酉
申
甲申
己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亥
戌
甲戌
己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(6) 乙庚逆行五步,一右迁,为同我的气。如下表 :
庚子
乙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庚寅
乙丑
子
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庚辰
乙卯
庚寅
乙丑
庚子
乙亥
庚戌
乙酉
庚申
乙未
庚午
庚午
乙巳
辰
卯
寅
丑
子
亥
戌
酉
申
庚申
乙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亥
戌
庚戌
乙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(7) 丙辛逆行五步,一右迁,为同我的气。如下表 :
丙子
辛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丙寅
辛丑
子
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丙辰
辛卯
丙寅
辛丑
丙子
辛亥
丙戌
辛酉
丙申
辛未
丙午
丙午
辛巳
辰
卯
寅
丑
子
亥
戌
酉
申
丙申
辛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亥
戌
丙戌
辛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(8) 、丁壬逆行五步,一右迁,为同我的气。如下表 :
壬子
丁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壬寅
丁丑
子
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壬辰
丁卯
壬寅
丁丑
壬子
丁亥
壬戌
丁酉
壬申
丁未
壬午
壬午
丁巳
辰
卯
寅
丑
子
亥
戌
酉
申
壬申
丁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亥
戌
壬戌
丁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丑
子
(9) 戊癸逆行五步,一右迁,为同我的气。如下表 :
戊子
癸酉
戌
未
申
巳
午
卯
辰
丑
寅
戊寅
癸亥
子
酉
戌
未
申
巳
午
卯
辰
戊辰
癸丑
戊寅
癸亥
戊子
癸酉
戊戌
癸未
戊申
癸巳
戊午
戊午
癸卯
辰
丑
寅
亥
子
酉
戌
未
申
戊申
癸巳
午
卯
辰
丑
寅
亥
子
酉
戌
戊戌
癸未
申
巳
午
卯
辰
丑
寅
亥
子
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,这九种阴阳气的运行方式,必须熟练。如果不熟练,没有办法演习五行的神彩。更没有办法看到阴阳的气数。一切阴阳五行的生克说法,都是毫无依据,没有意义的说词。这些天干地支的气,都在司天的主气图和在泉的主气图中,都是看不到的,只是为了说明问题,用来练习运转方式,才单独写出来,在实际中虽看不见,但看着图“心已明,耳以聪”直接就可以定出气数来。
如:2024.12.4.大雪中气壬寅日,正化的气。
把壬寅下积到壬寅阳明的上工。司天的气风火相佐,只应小间,风气先应左后应右。当壬寅加到阳明时,加余气至中气,但只应左不能应右了,虽有又两壬,两寅相并,但右不应阳,为不过寅中,为气始于寅中,为寅初。
壬寅从寅初至辛亥时太阳的上工。又时至气至中气火中,两气相合又得气,为气满化,为过上工,至中气。风火相生,应太阳中间之右,气始于辛亥中里 见甲午,为不至少阴火。
图片
甲午:司天的气是中气是少阴火,是看不见的气。甲的湿气生在 正 阳的火气中,又在上工,壬风的气在中里,为不到司 天的中间,为不过司天的中间。没过中气。但风火相生为 平气,湿气为不及。为甲0午。生成的气从着司天火的气。
换位,至阳明,两湿气同,为不及的天符气,是阴气的气不 及的天符气。补它为癸巳。
故:阳明的气数是看不到的湿气,太阳的气数是看
的火气。壬寅风气是可见的气。生成的气,甲午是可见 的湿气,但是此气在中气后,是不到位的气。注意,太 阳的中气正阳气司天,在天周的中间,求的是左右两
气的平衡,故补它。
癸巳:生在阴气中,是以少生少,为癸2巳。
换位,至少阳的下工,风火相生,为司天的阳气正气不及
是来气不及补它为壬申。
故:癸2巳火,是以少生少,的气数。换位的方法是用顺行六步一相会,
从阳明的上工走到了少阳的下工。过中气风,入了里。
壬申:生在风中是以少生少,风为不及,为壬3申。
换位。至少阴的阴气中,(少阴在北为阴)不得气,是司 天 的气盛在前,不尽为过气,顺行克了土气,为己未。
故:太阳的阳气司天,生的火气不到位,故补它。但生的气同司天的气,微盛在后。是不及的天符气,是胜于阴气,在换位,顺行克了阴气。都是看着气的运行。
己未:生在阴气中。是以少克少,为己0未。
换位,至厥阴的上工,为先时的阳气盛,阴气衰,先补它 为戊申。
戊申:生在火中,又同阳化,火为戊7申。
众气数累计,数之可数的气为:甲0午 癸2巳 壬3申 己0 未 戊7申。
从一气到另一气,气的移动方式,都是顺行克行,逆行受克,或逆行被塞郁。都直接能看到。
太阳司天的气,阳明司天的气,本气处叫上工,叫表面。阳明中间的气叫太阴,阳明的标气处叫下工,叫里面。太阳中间的气叫少阴火,太阳的标气处叫下工,叫里边。
太阳司天的气是手太阳经脉。初端的穴位有井荥俞经合,末端也有穴位
日气先下积到阳明,又到太阳中气司天的方法,在《天元玉册二·求司天率数法》都有。而且有好多处都有说明。
生成的气顺着六气的运转,叫升降,交到一个气位上,叫出入。故书中说“升降出入不息”。这就叫五运六气的运转。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,都是在五行的升降和出入中完成的。
在子午流法中,用的是地支退,日气进。天干的日气,是日复一日。地支的退用,是为了定出了气的气位。在这里,天干的气是为了说明五行生克代表的气数。而地支的退用也是为了定气的气位。所以不会五运六气的气运转,阴阳之间的生克制化无法定出。是不能讲气运转的。
又如:2024.12.14.闰大雪标气正化壬子日的气
把壬子下积到壬寅阳明的下工。太阳的正阳气司天。司天的气帮日气,为小间的气,气先应左。后应右。下积到阳明的标气,加余气至中工,又应佐,又两壬相并,阳气满。气始于卯初。
当壬子下积到辛亥太阳的中工时,加余气又过中又应佐,为阳气满辛亥时,气始于辛亥末见庚申。
图片
庚申:燥气生在,阳气中,但是风火胜于前,燥气不得气在火后,为庚4申。
换气,至厥阴的标气,不得气。为燥气在阳气前,又不得气,阳气燥气
相邻, 燥同阳气,是阳气独盛于前,逆折它为乙未。
乙未:生在阴处,是燥气生在阴气中,气同司天的阳气化气,为乙9未。
换气,至阳明的上工,又两阳为同气。阳气又独盛在后,逆折为庚午。
庚午:气生在阳明,又同阳化,为庚9午。
换气,至少阴的上工,这是司天的阳气行到阴气处不尽有减,司天的气
在前进气不足,故补它为己未。
己未:生在少阴,阴平阳密,为己0未。司天的气为真气,为正常运转,减为
平气为气不及。就不能前进了。所以要泄阴补阳。
换气,至厥阴的上工,是阳盛阴衰之地,阴气生化为庚午。
庚午:生在阴地,气从阳化为庚9午。换位,至少阴的上工。
众气数累计,数之可数的气数为 庚4申 乙9未 庚9午 己0未 庚9午。
注意闰大雪,众气数累计可见阳气在前,为阳气独在前。闰的含义。删除,删除的办法是折气。折到不及了,再补它。补气是阴阳平衡的最好办法。
在五运六气的方法中,看到了天人合一是何意?看到了阳平阴密,阴平阳秘是何意?看到了气的移动。看到阴和阳的移动,三阴为阴和三阳为阳的区别。看到了一气有标气司天,中气司天,本气司天,叫别其宗司的含义。等等。五运六气运转,有七种方式,诊脉有气中脉象,论人生在一气司天时,有25种方式。囊括了《黄帝内经》中所有的天道。
拄其间
2024.12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